野雞大學是什么意思?野雞大學也稱“學歷工廠”、“虛假大學”、“學店”,其辦學以營利為目的,通常采用與知名大學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招收學生,以各種手段鉆相關國家法律漏洞,濫發文憑。野雞大學所涉及的欺騙既有假學校,也有假學歷。

此類院校又被稱為“文憑工廠”(Diploma Mill),主要是指雖然是合法機構(個別學校甚至不存在),但不被所在國社會、用人企業認可的學校,主要指標是花錢買文憑,而買來的文憑不被用人單位認可。野雞大學已成為中國留學市場的一大痼疾,一方面為中國海外留學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浪費,另一方面給整個社會的公信力帶來巨大的創傷,特別是一些政府、高校人員的野雞大學文憑不時現于媒體,對政府、高校、企業的公信力造成了極壞的影響。2014年末,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援引美國大學一項統計數據稱,美國“野雞大學”泛濫成災,而中國成為其最大的受害國,美國的野雞大學每年的學位證書95%給了中國人。
2016年5月19日,上大學網聯合百度安全今天發布了第五批虛假大學名單。這些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偽造售賣虛假學歷文憑證書、涉嫌非法招生或網絡詐騙的虛假大學,依據網友舉報和提供線索,上大學網專家團隊歷經兩個月的調查取證,再次挖出曝光73所虛假大學。至此,上大學網已經曝光五批虛假大學,共計400余所。
2018年6月26日發布的虛假大學一共有392所。
名稱來源
關于“野雞大學”稱呼的來源,較難考證,網上也有網友稱其自己2005年發表的寓言《野雞大學》是為起源。更為可信的來源,則要數民國作家郁慕俠所著的《上海鱗爪》一書,其中有一篇名為《野雞大學》的文章。
《上海鱗爪·野雞大學》中寫道:“大學既多,表面上足見吾國教育的發達,求高深教育的人多,但是骨子里卻并不如此簡單,因為這種不良大學校,人們在它上面加著‘野雞’兩字,變成‘野雞大學’了。”
社會背景
中國留學人員呈現加速回國的態勢。1978~2012年,中國留學回國人數累計為109.13萬。2009年回國人數首次突破10萬人,比前一年增加50%以上。近五年回國的留學人員達到近80萬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別是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6%。野雞大學已成中國海外留學一大隱患,很多學子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最終卻獲得了官方不認可的文憑。
“野雞大學”不僅國外有,國內也有,并且還很多。相對于國外的 “野雞大學”來說,應該說,國內“野雞大學”的危害更大。能出國留學的人,畢竟遠比不能出國留學的少很多;另一方面國外的“野雞大學”不會擾亂我國的高等教育,但國內“野雞大學”的泛濫成災,顯然會對我國的高等教育造成嚴重擾亂——既讓許多學生、家長和正規高校深受其害,又讓地方教育廳(或教委)和教育部深受其害——被媒體和輿論指責為不作為、失職、瀆職。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引用了美國大學統計的數據稱,美國野雞大學每年授予的學位證書,95%給了中國人。中國目前是最大的受害國。
美國
美國“野雞大學”的存在與大環境分不開。在重商主義氣息極為濃厚的美國,每人都有權利開辦大學。任何人都可以用半小時的時間在政府部門注冊成立一個大學,然后為自己和他人頒發學位,成本僅為幾十美元。
2004年5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揭露,許多美國政府高官、五角大樓成員、核電廠工程師、生物武器專家和政府各個機構職員都有假學歷。美國聯邦調查局顧問、遠程教育專家約翰·貝爾博士在2003年統計,美國的“野雞大學”有481所之多。
長期致力于“野雞大學”現象研究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英語文學副教授瑪格麗特·索爾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野雞大學”現象并非美國一國獨有,而是一種國際性的網絡犯罪現象。全世界的“野雞大學”數不勝數,帶來的非法利潤難以計數。
在美國,“野雞大學”呈泛濫之勢,幾乎遍布全美各個角落。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一些“野雞大學”前幾年就大搖大擺地進軍中國,堂而皇之地在中國招生。一些“野雞大學”還推出種種招生“優惠”:不用來美讀書,通過中文教學就可拿到美國學位。 據調查,由“野雞大學”頒發的學位不在少數,尤其是MBA學位最吃香,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重災區。
據報道,美國“野雞大學”年收入約16億元人民幣。在華人數量最多的加州,“野雞大學”最為猖獗。
“野雞大學”頒發假文憑、假學歷有兩種方式:一是向留學生收取昂貴學費,然后裝模作樣地給他們上點兒課后,就頒發各種學位;二是直接賣學位,留學生連學都不用上,就可以獲得想要的學位。
主要特征
一、沒有獲得國家級認證機構的認證。有些大學聲稱獲得的認證實際上來自虛假的認證機構,也有的聲稱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著名機構的認證,而實際上這些機構并不具有認證功能。
二、沒有教學設施。通常以郵政信箱或電子郵件作為聯系地址,亦或是樓房的單元號碼。
三、無需在訪問學校或與學校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即可獲得文憑。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批改論文或積累學分。
四、與教師沒有或很少有交流。即便對作業進行批改,也不會影響最后拿到文憑。
五、有意取與著名學校類似的校名,以達到欺騙目的。
六、可以在注冊后數天、數周或數月的時間拿到文憑。
七、有些學校沒有教職工;即使有,他們的文憑也是從本校或其他“野雞大學”獲得。他們往往會炫耀與自己所教課程毫不相關的學位。
八、工作經歷可折抵學分。
九、以每個學位為單位收費,而不是以學期或課程為收費單位。
十、鼓勵潛在的學生盡快注冊,以免學雜費上漲。或者以提供“獎學金”或“助學金”鼓勵學生一次性注冊多個學位。
模仿正規高校
野雞大學在名字上“耍花招”,它們往往故意取與正規高校相似的名字,從而混淆視聽。
虛假高校往往也建有自己的官網,但多數已無法登入。能登入的網站看似與普通高校網站并無二異,但仔細對比便可能發現其中貓膩,如廣東電子信息技術學院的網站www.gddz.org“合作院校”一欄的新聞內容抄襲中山大學,“學校簡介”一欄嚴重抄襲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的簡介。從域名來看,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官方網站的域名后綴都為“.edu.cn”,但是虛假大學這種網站都是用工商、金融企業的那種“.com”或者“oip”或者“.cn”。再者,虛假大學他沒有像正規高校一樣有專門的部門、人員來管理這個網站,網站內容往往不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