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益鎮原屬永修縣管轄,1993年并入共青開放開發區,更名共青城江益區,后撤區為鎮。 江益鎮是共青城濱湖鄉鎮、農業大鎮、特色強鎮,面積為90平方公里,人口1.4萬,下轄江益、栗畈、紅林、愛國、躍進、荷塘、增垅、南湖、紅星9個行政村,1個茶林場、1個漁場、1個社區居委會。駐鎮單位有江益鎮派出所、江益信用社、江益電信所、江益鎮中學等,其中江益鎮中學是目前共青地區辦學規模最大的農村中學。
江益鎮位于鄱陽湖西岸,東面與永修縣的吳城鎮相連,南面與永修縣的恒豐企業集團為界,西面與永修縣的軍山農貿公司和燕坊鎮毗鄰,北面與甘露鎮和星子縣的蘇家垱鄉連接。鎮區位獨特,交通便利,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穿境而過,青豐公路、江軍公路、江共公路三條出境公路全面貫通,行政村都通了水泥道路。
江益鎮中心坐標為北緯29.8°,東經115°45′,屬濱湖和丘陵相間地勢,海拔較低,地勢平緩,山丘一般在25°以下,有利于發展農業、養殖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我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50-1710㎜,日照時數為2千小時,無霜期200天左右。
-
經濟
江益鎮有耕地面積1.5萬畝,林地面積1.4萬畝,水面4.4萬畝,濕地2萬畝。此外,可開墾宜農面積1.3萬畝,宜林面積1.4萬畝。
江益鎮傳統種植以水稻、棉花、花生等為主。養殖以生豬、雞、鴨為主。近年來,特色種養業發展迅猛,蛋雞養殖35萬羽,雜交油茶種植5600余畝,草莓種植1000余畝,水產養殖2萬畝,目前全鎮已有愛民禽蛋等專業合作社7個,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鎮黨委通過學習調研,出臺了刺激“一村一品”發展方案,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實施“十百千萬農業開發工程”:即圈養生豬10萬頭、養殖蛋雞100萬羽、搭建草莓大棚1000畝、興建油茶基地1萬畝。進一步加快特色種養規模,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快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新貌。
在共青城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帶動下,我鎮招商引資發展迅速,共青城工業新區已推進到我鎮的江益村和栗畈村,中芬數字生態城、西游記文化產業園已落戶我鎮。江益鎮工業企業發展較快,尤其是建材和服裝加工業發展較快,全鎮有建材企業6家,服裝加工業5家。
江益鎮旅游資源豐富。鄱陽湖的廣袤濕地,為候鳥越冬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每年冬季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丹頂鶴等候鳥遷徙到鄱陽湖越冬,為鄱陽湖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位于栗畈村昌九高速公路西側的夫安寺,相傳建于清乾隆年間,是乾隆帝題名。位于江益村昌九公路東側的驛南古街,是古代的官馬大道驛站,相傳從宋代始建,已有千年歷史,至今古跡清晰可見。
-
組織
目前,江益鎮在基層組織設置上,有1個黨總支,21個黨支部,黨員人數348人,其中女黨員38人,35歲以下黨員5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序黨員144人。近年來,江益鎮黨委積極探索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新思路,一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行業協會和工業園區開發上設立黨組織;二是在跨村區域、特色種養產業和黨員流向上分設黨支部;三是在關鍵部位、特殊環節和條件成熟的基礎上成立黨組織,為共青城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基層組織保證。
- 江益鎮介紹
網站標簽:江益鎮簡介,江益鎮行政區劃,江益鎮地圖
相關推薦
-
亞父街道
1.地理位置:亞父街道辦事處位于巢湖市東臨清溪河西至環城河和天河南及裕溪河北與半湯.鳳凰山街道彼鄰。 2.總人口:43687人(常駐人口),其中農業人口14414人...
-
東白岸村
東白岸村地處平定縣東南部,全村約500多戶、1600口人,耕地面積2000畝左右,白岸秋霜,為平定八景之一,所說的就是平定縣鎖簧鎮東白岸村的美景.如今經過滄桑的巨變...
-
西井村
西井村位于縣城東部24公里,路經孫交線,交通便利,距鄉政府1公里,現有村民110戶,297人,勞動力217人,總面積3000畝,耕地800畝。 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2...
-
板浦鎮
板浦鎮位于連云港市南大門,北距連云港市中心僅15公里,鎮區總面積80.84平方公里,耕地7.47萬畝;總人口6.5691萬;轄有5個社區居委會和16個行政村。2008年實現國...
-
曼德拉蘇木
曼德拉蘇木位于阿右旗東北部,境內與阿拉騰敖包鎮和雅布賴鎮相臨,東與阿左旗相接,南與民勤縣接壤。有國土總面積5757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4030平方公里...
-
興莊村
興莊村位于縣城西5公里處,在美麗壯觀的古韓大道兩側長安大道北側,跨太焦鐵路,四面環路交通方便。 全村315戶,分兩個自然村,分5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