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山:位于中國西藏、新疆、青海省的交界地帶。又稱可可西里山是昆侖山脈南支,東延接巴顏喀拉山,東西走向,長5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屬于年輕褶皺山。主峰崗扎日,海拔6305米。長江北源楚瑪爾河源地。冰川只分布在崗扎日峰區。東、西兩側海拔較低,青藏公路經過此山的東段。可可西里山于印支運動開始上升,喜馬拉雅運動中更劇烈隆起,第四紀并有火山活動。山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僅青藏交界處有少數雪峰超過6000米。山地與其南北側閉塞湖盆地面相比較,相對高差僅三四百米。山勢一般平緩,多年凍土廣布,高處少永久性積雪與冰川。由于地處內陸,氣候干燥,除北側有淡水湖欽馬湖外,其余南北星羅棋布之湖泊均為咸水湖。東部楚瑪爾河寬谷內甚至出現沙丘。山地草原草類稀疏,人煙與畜群均少。
可可西里山資料地質地貌
可可西里山
可可西里山是昆侖山脈南支,或稱可可稀立山。橫貫西藏自治區東北部與新疆交界地帶、及與青海省中西部。西起木孜塔格峰(海拔7723米)之南,東止楚瑪爾河與沱沱河間的青藏公路以西,呈東西走向。可可西里山東接巴顏喀拉山,二者同為中國三疊系分布最廣、發育最好地區。山體大致為一巨大復向斜,三疊系位于軸部,二疊紀地層出露于兩翼;與褶曲軸面近于平行的逆沖斷構造亦極發育。藏北瑪爾蓋茶卡北岸,所見二疊紀灰巖竟逆沖于羌塘高原北部第三紀砂礫層之上,成為飛來峰。可可西里山脈的巖石豐富多樣。其中,在西金烏蘭湖、移山湖一帶發現了具有洋殼性質的蛇綠混雜巖,并發現了大量的放射蟲和海綿化石,其時代可確定為早石炭世-早二疊世,這是這一帶已知發現的最老地層。這表明,早在3億年前,可可西里地區就已經是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了。
可可西里山
到了晚二疊世-早三疊世,可可西里地區已屬于相對穩定的濱海和淺海環境?茖W家在這時的灰巖層中發現了早三疊世的雙殼類、腕足類、有孔蟲等化石。到中、晚三疊世發生大規模海侵,發現了晚三疊世的雙殼類、腕足類、有孔蟲等類化石。變化就在運動中。距今約1.95億年的三疊紀末,羌塘地塊向北推擠,發生強烈的造山運動,于是使烏蘭烏拉-夏侖曲斷裂以北的可可西里地區褶皺隆起成為山地。
“侏羅紀末,燕山運動使中特提斯兩側的陸塊碰撞、隆起成陸!崩罱▏16日在各拉丹冬地區的確莫山考察時對記者說:“唐古拉山地區出露的地層,完整地記錄了這一地區從海洋到陸地的演變過程!
此后的白堊紀(約1.4億年前),可可西里地區以山間湖盆廣布的面貌出現。在盆地中沉積了紅色碎屑巖層,其中發現有非海相雙殼類動物群化石。始新世(4500萬年前)時,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導致喜馬拉雅山運動發生。在可可西里地區形成了寬緩褶皺、沖斷及走滑斷層。
可可西里地區地層有些缺失不全,但所見地層中的化石門類卻十分豐富,從石炭紀到第四紀均有代表性化石存在,如早石炭世和早二疊世的發射蟲,晚二疊世的有孔蟲,早三疊世的雙殼類,中、晚侏羅紀的雙殼類、菊石、藻類,早白堊紀和中新世的非海相雙殼類、腹足類、植物大化石、孢粉等。始新世的造山運動以后,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區,隨著青藏高原的整體隆起而抬升,往后并有明顯加快的趨勢?煽晌骼锷矫}的面目呈現出來。
氣候特點
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自然條件惡劣,可可西里山脈地區的春天很短暫。
水系情況
參見:可可西里水系
可可西里山區還是中國第一大江——長江的發源地。它的東南部,正是楚瑪爾河、沱沱河與尕爾曲等組成的長江河源水系。
可可西里山區是中國乃至世界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個,最大的烏蘭烏拉湖面積為544.5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總面積達3825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據航測更是多達7000多個?煽晌骼锷矫}的山峰之一——大黑臺
自然資源
植物
可可西里山區以高寒草甸主要以高山蒿草(Kobresiapygmaea)和無味苔草(Carexpseudofoelida)為建群種。前者主要分布在一風火山口和五道梁一帶山坡。后者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山地陽坡或沖積湖濱的冰凍洼地,與其它草原群落復合分布。其分布地域有較為豐富的降水量。這兩類高寒草甸群落的種類組成和結構都比較簡單。
高寒草原是本區分布面積最大的植被類型,主要的建群種有紫花針茅(Stipapurea)、扇穗茅(Littiedalearacemosa)、青藏苔草(Carexmoorcroftii)、豆科的幾種棘豆、黃芪和曲枝早熟禾等。常見的伴生植物有墊狀棱子芹(Pleurospermumhedinii)等。
動物
藏羚羊
藏羚羊,雄羊黃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額面和四條腿有醒目黑斑記,雌羊純黃褐,腹部白色。角長:成年雄性50—60厘米(雌性無角)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習性:集成十幾到上千只不等的種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除了素有“高原精靈”之稱的藏羚羊,可可西里還分布著大量其他珍稀野生哺乳動物,有些物種如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種群大,數量多,而珍貴食肉動物中除棕熊較常見外,雪豹、猞猁、兔猻等極少能見。
礦產
可可西里山區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以金礦資源豐富,但是非法盜采也比較嚴重,盜采人員主要集中在保護區西北部的馬蘭山、巍雪山及布喀達坂峰等地區。
人文歷史
可可西里山脈附近是世界第三大無人區,也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也是最后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
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東經89o25'~94?05?,北緯34o19'~36o16。其范圍為昆侖山脈以南,烏蘭烏拉山以北,東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護區西與西藏自治區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之一。可可西里氣候嚴酷,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生命的禁區”。然而正因為如此,給高原野生動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參考資料
[1]7月的可可西里:生命怒放的季節·中國天氣網[引用日期2013-08-29]
[2]可可西里的氣候、河流、地貌特征·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8-29]
[3]可可西里水系:“千湖”與長江之源·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2-21]
[4]中國最大無人區可可西里·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3-08-29]
相關合集
中國西北地區山脈
共16個詞條1363閱讀
阿爾泰
中亞大山系
天山
位于歐亞大陸腹地的山脈
阿爾金山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山脈
查看更多





